思政课教师热议2023年全国两会

作者: 时间:2023-03-05 点击数: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期盼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了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党的二十大把教育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推进科技创新进步、高水平人才培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职责。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感任务艰巨,时不我待。只有坚守教育初心使命,服务好学校人才培养大局,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才能更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黎进深



从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从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取得的重大成就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民至上情怀,五年累计减税5.4万亿元、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14亿多人口大国保持就业稳定等等一系列成就,体现了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事不畏难、行不避艰,以实干践行承诺,不懈奋斗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贯彻落实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战略,迫切要求教育要为党和国家、为中华民族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必须要践行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把忠诚、担当、奉献的精神体现在教育工作中,切实承担起培养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人才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罡



认真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备受鼓舞。这五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国际国内环境带来的种种压力下,取得了来之极为不易的重大成就。作为高校基层党员干部,我将进一步坚定政治方向,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凝心聚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高质量发展。作为高校一线思政课教师,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切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以学生为本,用心用情关心关爱学生成长,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培养新时代强国人才作出应有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潘光才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会议。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用客观详实的数据回顾了过去一年和五年来之极为不易的重要成就,让我们无比振奋和自豪,让我们再次深刻地感受到“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和重要工作建议,为开好局、起好步明确了目标、路径和措施。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措施,并将“两会”精神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确保“两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其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做好“两会”精神的研究阐释,在帮助师生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三是要及时将“两会”精神融入到思政课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做好“三进”工作,让广大青年大学生能及时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朝着做新时代好青年的方向努力。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下,经过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明天的中国一定会更美好。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卢玉琳



通过认真聆听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看到了过去五年取得了来之极为不易的重大成就,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年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同时,我们要勇于直面问题和挑战,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讲清理论,直面问题,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激发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肖平步



202335日上午,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强调,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将两会精神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激发青年大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斗志。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祝元梅



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组组数据,一件件举措,一幅幅画卷,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报告不仅回应了众多民生期盼,更为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进一步看清了时与势,看懂了目标与任务,看到了发展重点与实干路线。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更是心潮澎湃,深受鼓舞。今后,我将用实干践行初心使命,着力从思想、工作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觉悟,自觉将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引导青年大学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担起时代之责,答好时代之问,鼓励青年大学生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情、心中有信、心中有责。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碧妹



认真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对2023年祖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透过两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14亿中国人最深沉的追求,变得愈加清晰与光明。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气象新作为,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及时将两会精神传达给学生,切实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任兰兰



2023年的两会,见证了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实现的历史性突破、历史性跨越。通过这次两会,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为人类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更加坚定了我们听党话,跟党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通过这次两会,使我们更加清楚的知道,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随时紧跟党的大政方针政策路线,明白自己的责任是切实培养好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何江


初审:任兰兰

复审:潘光才

终审:王罡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京ICP备15000288 号

Baidu
map